胶东沿海八仙筵习是指这里的人们延用八仙桌宴客,礼如八仙,所形成的传统礼仪习俗,起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八仙筵习是以胶东沿海的荣成为发祥地,境内的西火塘寨、东火塘寨,元代留村石墓群遗迹都是最好的见证。尤其随着明代卫城建制和清代的移民涌入,八仙筵习盛行,彰显出鲜明的历史特征、沿海特征和民俗特征。
胶东沿海筵习的形成是以胶东最东端的荣成市为轴线,辐射至威海、烟台、青岛等地,形成沿海东端环绕的带状生成地。
胶东沿海八仙筵习,核心是犹如八仙的客座礼仪,而形式是八仙桌。八仙桌与八仙传说相辅相成,构成了这种礼仪文化。八仙桌其型四方,每边二人,共围八人。亲切、平和充满稳定性,是儒家文化的表现。这种礼仪,把宾客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宾客分一、二、三、四的雅座,其余都是主人的随宾之坐。在行酒礼上,倡导以主为先,占主导,强调主一、副二、侧三的陪酒规则,并倾内心和家中所有让宾客吃好喝好。在肴味礼仪上,讲究双数,讲究凉热搭配,讲究碗盘交替,有八山八海之说,也有七盘八碗之说。
总之,胶东沿海筵习,是千百年来胶东沿海渔家人的生活积淀和文化养成,带有浓郁的中国北方海文化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