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刀剪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闻名世界的手工艺品,销往海外及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如南洋(今新加坡)、北非、欧洲、港澳、青岛烟台、日照、大连、海南、舟山等地。
同治九年,卢义仁潜心研究刀剪,技艺不断长进,形成独门绝活,后传于子孙,发扬光大。这套工艺精细复杂,靠的是吃苦耐劳的韧劲和心灵手巧的天赋,秉承的是严谨治业的祖训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所制刀剪深受本地区及海内外客商的欢迎和好评,现在已传至第六代继承人。卢家打制的刀轻便光亮,刀刃不崩不卷;剪,灵小尖细,剪丝锐利,称卢家刀剪。北方绣花工只认卢家的绣花剪,与“张小泉剪刀”形成南北格局。
卢家刀剪的制作工具有:盘锻打工件的加热炉大风匣、火钳、锤子、锤墩、下料用的切断剁斧、煤铲、铁钩、淬火盆、石灰石做的磨石、自制锉刀、抢刀和自制的钻孔工具(土名叫突橹钻)结构是一支钻杆加一横杆,以绳绕之,上下移动,钻杆转动,方可钻孔。自制钻头,钻杆上部呈圆形,钻头按在钻杆下,钻头刃部为扁形。同时一百年前用地瓜干、椓木来烧炭代煤作燃料,解放后才真正使用煤炭。
望岛刀剪的精湛技艺,始于140多年前卢义仁所传下来的70多道复杂工序。拿起来,放下去,两只剪瓣,轮番流动加工,锻打时看火候,趁热打铁,“打铁没样,边打边相”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是小炉匠人经过多年的训练所具备的独特技能。
卢家刀剪的成功研制,填补了老威海没有生产自己的品牌刀剪的历史,形成了卢家的独门绝活,其技艺祖传而下,辈辈相传,名气十足。产品大大的方便了威海城乡人民的生活需求,尤其是百年前,销至本地及香港地区远至南洋。60年代在我省刀剪检验时,刀的检验要经过前切、后剁、中间切片,弦歌胶皮,再切姜丝,再后剁铁丝和排骨,卢家剪刀,刀刃过关斩将,刀刃如初。其锐利程度,非其它刀所能及。
卢家刀剪凭借其严谨复杂的工序和经久耐用的品质,为威海赢得声誉广泛,展现出威海手工业者的勤劳智慧。它是辛勤的威海工匠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