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威海市群众艺术馆邀请乳山市乳山寨镇赤家口村秧歌队来馆进行非遗展演录制,并邀请到赤家口村秧歌队艺术指导李振同老师及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舞蹈系张娅妮副教授,做了题为《乳山大秧歌的产生及发展脉络》的专题讲座。
乳山大秧歌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与海阳大秧歌同宗同族,均负盛名。乳山大秧歌创建于明朝,兴盛于清朝。乳山大秧歌在民间又称逗会、耍会、耍逗会、耍秧歌,以队伍庞大、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其中耍火龙表演的喷火材料和手法是独家秘方,表演形式在国内独树一帜。乳山大秧歌一般采取自村演、串村演(又称闯村演)、秧歌队路遇、汇演等几种传承传播方式。乳山秧歌风格的分界线很明显,这在全国县域里是极其罕见的。乳山河以西,与海阳大秧歌同根同源,称之为乳山大秧歌;乳山河以东,则保持了小秧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