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 >新书荐读 | 山东省第五届奎虚图书奖获奖图书(一)
新书荐读 | 山东省第五届奎虚图书奖获奖图书(一)
发布时间:Wed Jun 21 00:00:00 GMT+08:00 2023来源:威海市图书馆


奎虚图书奖是由山东省图书馆2016年创设,联合省内16地市公共图书馆和16家驻鲁出版社共同参与,邀请多位知名学者、教授担任评委,线上线下所有读者均可参与投票评选的大众图书评奖项目。

目前,奎虚图书奖已成功举办五届。每届评选山东省前两年所出版优秀图书,向公众推荐宣传优秀鲁版图书。2022年7月,“奎虚图书奖——我最喜爱的鲁版书评选”获得全省公共图书馆首届全民阅读推广品牌项目。

威海市图书馆在作为奎虚图书奖联合评审单位,积极评选优秀书目,发挥阅读引领作用,激发鲁版图书阅读热情,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反映时代面貌和大众审美情趣。

现将奎虚图书奖获奖图书进行推荐,欢迎大家前往借阅!

黄河传
作者:张中海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I253/2670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4楼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全景式书写黄河的文学作品。作者从河口溯源而上,从位于青海腹地的黄河源头写起,顺流而下,沿着黄河两岸记下大量采访笔记。在作者笔下,黄河绕过阿尼玛卿山,走出巴颜喀拉,在吕梁、太行两山之间撕出晋陕峡谷,凝聚起汇入她的219条支流的力量,终于形成气势磅礴的泱泱大河。作者用以“历史考察地理”的方法探索着母亲河的前世今生,从黄河源头开始,沿着它所流经的省份、地段,包括禹河故道曾经流过的河北,徐淮故道流过的江苏,业已消失的济水,伴着两岸的名胜古迹、风俗、人物、动植物,顺流而下,进入历史文化的长河。万千支流与大河的融合,少数民族部落与中原民族的融合,马家窑文化、宋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从历史的沧海桑田写到现实生活,让大河上下穿越时空,让人与自然结成命运共同体。为母亲河立传,对黄河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寻根,是作者写作的初衷,也是本书想要达到的目的。

靠山
作者:铁流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索书号:I253/2638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4楼
内容简介: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不久,“二战”著名的战地记者西蒙诺夫来到中国。他对以少胜多的淮海战役感到惊奇,特地提出要到其主战场徐州进行实地考察。当听说还有543万民工为解放军织起了一条条强大的补给线时,他大为感叹:“这是人类战争史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是真正的人民战争!”陈毅元帅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本书全景式地呈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作者自2007年3月开始,做了长达数年的深入采访和搜集资料工作,采访了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的支前模范和他们的后人达数百人,记录笔记上千万字,搜集资料上亿字,很多史料、情节和场面都是次披露。

不再遗忘:一战西线华工
作者:张汉钧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D634/37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5楼
内容简介:“一战华工”,特指次世界大战中为英、法、俄协约国阵营提供劳力服务的中国劳工。本书只涉及一战“西线”华工,是指受法、英两大帝国的招募被运赴西欧战地或其后方基地,为法、英军队及其战时经济机器提供劳役的总共约17万中国劳工,时间跨度长达6年,自1916年起至1922年4月一批华工回国为止。但对于这批人的研究,史料的挖掘严重不足,历史事件的梳理尚很欠缺,模糊之处较多,流误甚深,以讹传讹并非罕见。作者是旅法华人,对研究中国一战华工史有着地理之便。花费10多年的时间,走遍了在法华工曾经涉足的地方,探访遗迹,寻找华工后人,在图书馆、档案馆爬梳史料,终于写成55万字的《不再遗忘:一战西线华工》。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让前漂洋过海的华工形象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国家行动:麻风防治的中国模式和世界样板
作者:杨牧原,杨文学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53/2642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4楼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生死徘徊——延续千年的伤痛、未竟事业——赌上一生的医生、使命荣光——奔赴世界与未来三篇,具体内容包括:止于唇齿的恐惧、红星照耀中国、我们将奔赴前方等。

何以孔子
作者:孔繁珂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索书号:B222/840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5楼
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身为孔子“N代”后裔的独特视角,采用祖孙书信对话的时空穿越方式,沿着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在理路,透过孔子与国君大臣、贤达名士等之间的故事,形象鲜明地描写了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系统辩证地探究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忠恕之道、君子人格,对孔子及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当今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该书集故事性、理论性、思辨性于一体,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孔子的思维偏见,去除了附着在孔子身上的不实之辞,生动还原了作为仁者与智者的孔子,全景呈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掷地有声地回答了“何以孔子(精)”的历史之问、当代之问、未来之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问答中国:只要路走对,谁怕行程远?
作者:陈晋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索书号:D616/307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5楼
内容简介:《问答中国》是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本书作者陈晋过往多部作品享誉国内外,这本书是浸透他多年心血、非常有可读性的新作,一如既往延续了话语通俗、故事丰富的鲜明风格,全书以“读懂中国,难在哪儿”这一问题作为开篇,围绕中国愿望、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共产党、中国文化、中国与世界等六个核心视点,通过200余段问答式的对话,回答“中国人在今天到底想要什么?”“中国在今天怎么定位自己?”“怎么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怎么看中国制度?”“中国的发展路子对不对、行不行?”“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国际观是什么?”“中国怎样与国际相处?”等大众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关心的普遍性问题或存在的疑惑,提问者的问题不乏尖锐,回答者的语言透彻精当,通过一本书读懂过去、当下和未来,是适合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阅读的通俗理论读物。

中国字中国人
作者:《中国字中国人》编委会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索书号:H12/222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5楼
内容简介:《中国字中国人》以汉字为切入点,透过汉字蕴含的中华文明的价值导向和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通俗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本书按照中国人立身处世、美德建设的不同层面,精选107个汉字,分成修身自律、孝老爱亲、利他成人、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六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部分,每个汉字用一篇2000字左右的国学小散文,阐述汉字字形、内涵演变及其价值理念,让读者了解汉字既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承载着人类共同价值。

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
作者:何中华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B0/87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5楼
内容简介:本书力图揭示马克思哲学立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展现及其完成所作的独特叙事,以深度呈现它所特有的运思方式及其优点,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及其特质提供某种启示。本书以马克思哲学的文本为依据,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学界现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展现马克思哲学的独特魅力。本书重点考察马克思哲学的现象学意味,并把它置于“世界历史”语境中联系中国道路的选择来加以探究,以凸显我们的“此在”性。

孔门十哲
作者:潘恩群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索书号:B222/704
馆藏地点:中文书库5楼
内容简介:《孔门十哲》演绎孔门弟子故事,还原孔子育人情境,提升立德教育内涵,传承论语人文精神,感悟君子成长之道,弘扬传统文化。希望该书可以为《论语》广大爱好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家长,提供一本深化《论语》章句体验、铸就读者仁爱乐学人格的读物。

我要留言 
留言评论2条
资讯推荐
活动推荐
场馆推荐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631-586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