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抵御倭寇侵扰,一四零三年,建威海卫城。黄海海战后,北洋海军全部聚集于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海军的基地和提督衙门所在地。地处山东半岛顶端,港湾呈半圆形,刘公岛横置其前,形成海上天然屏障,周围的一些小岛分布海中,成为国防上的天然据点,诗人们称此为“形势天然鬼工造”。
北洋水师驻泊威海后,刘公岛发展为海上军事重镇,建提督衙门、修炮台,炮台工程之大,规模之宏伟,曾引起许多人的赞叹。甲午战争爆发后,南北两岸增修炮台的同时,堵塞南北两海口,设木栏、环铁链、布水雷,防卫严密,日军正面攻占威海极其困难,开战以来,日军不断派军舰前来窥探和试探性攻击,均告失败。
1895年1月,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由于清军陆军缺乏训练、装备落后,且驻扎分散,导致战斗力低下。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威海卫的防御逐渐崩溃。
北洋海军在刘公岛进行最后的抵抗,但由于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最终选择了自杀。随着丁汝昌的自杀,北洋海军也全军覆灭。北洋海军的覆灭不仅使中国在军事上遭受了重大打击,加剧了国家的半殖民地化进程,同时也暴露了清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弱点,为后来的民族危机埋下了伏笔。
中日甲午威海之战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它不仅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格局。此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力量便日益发展壮大,这预示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必将被中国人民的革命浪潮所推翻。
文章来源:《中日甲午威海之战》
索书号:K256/119
馆藏地点:威海市图书馆三楼地方文献与工具书馆
电子书获取方式:登录威海市图书馆官网——【电子资源】——【数据库】——【威海特色库-地方文献】,搜索《中日甲午威海之战》。
友情提示:地方文献与工具书馆图书不外借,仅限馆内阅览。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