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七彩书香公益课(第49-52期):“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足不出户探花样国粹
2024年12月11日,威海市图书馆“七彩书香”馆校合作项目持续开展,在威海市高区第一小学和威海市福泰小学举办了四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图片摄影拍摄、扎染——板蓝根冷染、千奇百态的面塑以及非遗体验——烙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第49期】:图片摄影拍摄——如何抓拍镜头
为提升学校负责信息报道教师的摄影技能和摄影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12月11日下午,威海市图书馆邀请资深摄影师宋永春老师走进威海市高区第一小学,为学校30余名老师开展“图片摄影拍摄——如何抓拍镜头”公益课程。
授课过程中,宋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摄影经验,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向大家介绍了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如何运用光线等。在实操环节中,宋老师带领大家动手练习,并一一指导,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了构图、曝光等专业知识。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不仅了解了基本的摄影技巧,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第50期】:扎染,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扎染,由“染”而生, 妙“布”而言 。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感受非遗之美,12月11日下午,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邹巍玉老师,走进威海市福泰小学多功能教室,为学校精选出的30余名优秀学生开展“扎染——板蓝根冷染”活动。
活动开始,邹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扎染的原理、制作流程及其文化价值,并现场演示了扎染的基本技巧。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他们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手中的布料,仿照老师的示范,巧妙地运用橡皮筋固定住自己精心构思的图案。活动的最高潮,无疑是最后的拆绳环节。大家满怀期待地逐一解开橡皮筋,就像打开一个神秘的盲盒,骄傲地展示着自己亲手创作、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
【第51期】:千奇百态的面塑,塑造多彩世界
面塑,俗称面花,是一种民间传统艺术。为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增强师生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12月11日,威海市图书馆邀请威海市面塑艺术协会理事,胶东面塑传承人苏春霞老师,走进威海市福泰小学4年级2班,开展“千奇百态的面塑”主题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苏春霞老师凭借形象生动的讲解与示范,引领学生们走进面塑艺术的世界。在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创作中,他们每一步都做得认真细致,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逐一呈现。
【第52期】:非遗体验——木板烙画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是一种并不常见的作画技法,由电烙铁在木质板面上烫制烙痕而成。12月11日,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梁晓春老师走进福泰小学校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木板烙画非遗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梁老师现场演示、指导制作方法。她用手中的烙画笔在木板上勾勒出精美的图案,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艺术的魅力。同学们拿起烙画笔,在梁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烙画的制作过程。从挑选素材,到构思图案,再到小心翼翼地烙画,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深刻领略到了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