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 >薪火相传 赓续未来——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最美优秀讲师(一)国学大观园的“掘金者”
薪火相传 赓续未来——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最美优秀讲师(一)国学大观园的“掘金者”
发布时间:Thu Dec 19 00:00:00 GMT+08:00 2024来源:威海市图书馆


2014年,威海市图书馆成立尼山书院,用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在全省首创培训课程常态化,因公众反响热烈,公益培训课程后被列入威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成为市图书馆一张闪亮的名片。尼山书院课程种类从最初的个数位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种,离不开各位讲师的大力支持。今天起,市图书馆将推出“薪火相传赓续未来——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最美优秀讲师”系列,介绍先进事迹,展示讲师风采,号召鼓励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加入到尼山书院讲师队伍,与市图书馆携手,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的“元老级”讲师,王金已经在这个讲台上度过了第10个年头。

“90”后中共党员,先后获得“威海市最美志愿者”、威海市“最美阅读推广人”、威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志愿教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美育教育社会辅导员”、北京市希望公益基金会“国学公益辅导员”等多项荣誉,这背后是她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她坚如磐石的信仰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014年10月,威海市图书馆正式成立尼山书院并尝试开办公益培训课,彼时,大家对传统文化大多停留在“书本上”,且专业老师稀缺。大学毕业不久的王金凭借着自幼家庭的熏陶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成为尼山书院的“多面手”。因师资力量不足,她先后担任书法、花艺、经典诵读等多门课程的讲师;为让公众真正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她创新课程内容,改变“说教式”内容,注入大量互动实践环节;为提升课程吸引力,她主动到社区、学校等地了解公众需求,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课程。在市图书馆的带领下,在她和一群志同道合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尼山书院公益培训课程从最初的“无人识”发展到现在的“一座难求”。10年来,王金共上课千余场,培训学员3万多人次,邀请外地专家来威开展大型公益讲座100余场次;组织策划区级、市级成人及儿童读书朗诵大赛50余场次;承办展览、少儿绘本故事会、传统文化走进基层等活动近2万场次,累计受益人次达51万余人。

“我就是想做一只萤火虫,在市图书馆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用自己的萤烛之光照亮传承之路,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传统文化之美”。王金表示,她将继续投身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努力开发新课程,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带动更多的人领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

我要留言 
留言评论2条
资讯推荐
活动推荐
场馆推荐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631-586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