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画又称纸浆浮雕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通过将废旧纸张撕碎、浸泡、揉搓成浆再粘贴、上色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丰富色彩的艺术作品这项技艺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如今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回迁儿童课余生活,增强动手操作能力,10月19日上午,一场以嘉和“童”文化——非遗纸浆画为主题的艺术活动在临港区草庙子镇嘉和社区举行。
课堂上,老师先介绍了纸浆画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孩子们就开始尽情的开始艺术创作。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家利用竹签等工具,将纸先撕碎,再将纸在容器里泡水变成纸浆,调入颜色不一的颜料,挤干水分后与胶水混合,按照轮廓细致地铺排上已经染色的纸浆。青少年和家长一起动手,一幅幅凹凸分明、立体感十足的创意纸浆画便呈现在大家眼前,有聪明的狐狸,有憨憨的小熊,还有萌萌哒恐龙。
现在,越来越多像纸浆画、剪纸、刺绣、拓印、陶艺等一类的非遗技艺出现在黄河大集上,这些非遗技艺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无畏的民族精神。一系列多元融合·文化传承——回迁儿童文化融合项目的开展,不仅让回迁儿童的手、脑、眼协调性得到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更能够增强社区融合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推动回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