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威海市坚果公益承办的“科学引领·文化践行”亲子科普计划7月30号在后峰西社区如期开展,本次活动主题“倍力桥”了解中国传统桥梁史,学习倍力桥的承重原理,让青少年在了解传统技术的同时学习科学技术。
倍力桥是英国工程师唐纳德·贝雷于二次大战时期,为解决军队渡河的问题,利用预先设计好的钢桁架迅速组合而成的桁架桥,本次活动目的学习倍力桥的结构和承重原理。
在活动中,共同欣赏了北京卢沟桥、广东广济桥、河北赵州桥、福建洛阳桥的图片,感受了“中国四大古桥”的建筑风格和独特魅力。社工通过图片、视频,为社区青少年及家长通俗易懂地讲解了梁桥、索桥、拱桥等桥梁的基本形式,顺势引出了本次科普的“主角”——倍力桥,并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倍力桥产生的历史背景、外形结构、构造原理等知识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带领青少年从力学上分析,倍力桥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它是利用物理力学原理用材料之间的相互夹角,形成自锁现象。这种结构整体为拱形结构。
最后总结倍力桥的应用场景,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以重复利用。可应用于水灾、地震后野外生存训练等,桥梁因故中断,在短期内快速恢复中断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