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益创投----传承、发展窑窖文化我们在行动
2021年10月22日,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理事长杨子林、副理事长刘同胜、副秘书长姜东来到威海市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非遗研究基地,与艺术学院院长刘志刚及技术人员,共同对陶制品如何与锡镶工艺相结合进行研究开发。随后,杨理事长一行又去往威职3D打印中心,进一步探讨黑陶3D打印创新开发工作,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交流。
通过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固然重要,但如何传承和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在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风俗习惯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佃里院村的黑陶产品和工艺正面临淘汰的窘境。原来的老器物比如:罐、盆、碗等都是当时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原有的老器物已经被一些更美观、实用的器具逐步替代,所以传承和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如何把原有的生活器物华丽变身为艺术品?黑陶和威海锡镶技艺结合就是很好的创新典范。一件普普通通的日常物品“箅子”,配上锡镶福寿图案加包边;一个“水罐”配上锡镶连年有余图案,马上就有了喜庆华美、淳朴厚重之感。观者仿佛被拉回到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唤起了无限遐思!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使之焕发起穿越时空的感慨。
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主旨是留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要义在激励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的工作目标就是通过挖掘保护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符号,唤起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激发民族自豪感,凝聚民族向心力!为此,我们一直在行动。
202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