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州选择
  • 区/县选择
当前位置:首页>公益创投>创投项目库>马石泊村“康养乡村”文化项目
马石泊村“康养乡村”文化项目
组织名称:
威海春华残障康复服务中心
服务社区:
高区初村镇马石泊村
负 责 人:
  • 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

通过对马石泊村进行调研发现:马石泊村180户,共计452人,大部分居民以打工和种植为生,老年人较多,60岁以上老人200人左右,70岁以上30人左右,普遍身体素质弱各类腰腿问题和慢性病多,没有机会接触优秀的康复保健知识,村里设有孝德文化园与康养小院来解决居民康养问题,康养小院设置功能全面,但目前只有医疗室正产运行,需要推动各部分的康养服务功能的发挥。

本村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是高区健康文旅样板片区的重点建设村,设有生态农场、采摘园等,产品品类齐全,潜力巨大,要发挥设想的健康、生态、旅游的功能,必须要本村康养文化进行配合。

综上所诉,本村对康养文化的需求是迫切的。

项目目标:

总目标:围绕国学、国术、国医养生文化开展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村民养生文化知识水平,挖掘、体验传统养生文化,倡导传统尊老、孝亲道德文化养生;对本村康养志愿者进行康复保健技能培育,以点带面提升村民康养水平和项目的可持续性。

具体目标:

(1)传统国术养生文化项目培训:掌握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导引保健养生功的练习方法,既可以帮助村民强身健体,又可以传承传统文化。

(2)国医养生文化讲座:了解国医养生内涵,掌握国医养生基本知识,终身受益。

(3)国学养生阅读体验:熟练诵读国学经典章节,学习古人养德修身的智慧。

(4)国学养生“德孝传家”和谐家风评比:宣扬德孝文化,以德养身,促进家庭和谐、乡村和谐。

(5)国学养生“寻根溯源”主题交流会:让村民了解村子历史渊源,增加文化认同,促进交流。

(6)康复保健志愿者技能培训:使志愿者学习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键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常见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更好的养生,既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又能使更多村民受益。

(7)美丽乡村健康行活动:领略田园风光,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村民之间交流,增进身体健康。

实施范围与受益群体

实施范围:马石泊村;受益群体:马石泊村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

项目实施周期

2020年5月-2020年12月

项目预期成效

项目拟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解决的问题、受益人数与社会效益(300字以内)。

项目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本项目以国医养生、国学养生、国术养生来传播传统养生文化,结合传统健身导引、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技能,培养村民传统养生方法;培育本村康养志愿者团队,促进养生文化的发展,为养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有力的服务。

解决的问题:本项目拟解决乡村养生元素少、传统康复养生知识和康复技能匮乏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形成浓郁的养生文化氛围,扩大本村康养文化影响力。

受益人数与社会效益:本项目拟以全体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为服务对象,预计直接服务60人,间接服务120人。

备注:

1.项目资金应当用于受益对象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以受益对象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为基础编列预算,例如,阅读推广,应列出服务内容、服务人数、服务时间、人均费用;志愿服务补贴、工作人员劳务费用、交通费用等。预算的金额和标准应以公益性为准,用较低的投入得到较高的产出,符合实际,并接受社会监督。

2.项目活动确需培训的,要严格按照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费用标准执行,应当列出培训天数、人数,保留培训通知、课程设置、教材讲义、会场照片、签到表、发票、消费明细等备查。

3.所列支出成本是否合理、节约,将作为项目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要留言 
留言评论2条
热门推荐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631-586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