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农村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夏庄镇甲夼马家村创新农村管理机制,注重村民思想教育,以党建为引领,以信用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促民风好转,让重信用、好品德成为乡村文明的催化剂。
而3年前的甲夼马家村经济薄弱、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突出,村民不定期集体上访,可以说是夏庄镇的头号问题村。可如今,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民有礼,是信用建设的典型村,是全民团结友爱的文明村,是全镇争相学习取经的标杆村。从“问题村”到“先进村”的涅槃重生,这个村都经历了哪些转变?探索出怎样一条乡村振兴之路?经过乡土研究会的大量走访调研,了解到马家村不仅两委班子聚民心,而且信用建设、建章立制两手抓,60名党员、50名村级志愿者服务队以及70名村老年协会这三支队伍成为了精神文件实践过程中的强大力量。村里的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公共文化建设、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村书记的领路带头舍小家为大家的乡土情怀、年轻子女的奉献精神、老一辈革命干部的战友情以及村留守妇女、老年群体的乡愁根土情怀,都成为了这座村庄在短短3年间从“问题村”到“先进村”不可或缺的因素。
项目目标
1.注重基础,筑牢乡村文化的根基
提高对乡村文化保护的认识。正视乡村文化危机,重塑乡村文化情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整理、宣传等多种形式来提高马家村村民、公众和全社会对乡村文化重视程度和传承保护意识,培养公众对乡村文化认同,增强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着力提升村民素质,有针对性的提供经营管理水平。
2. 注重传承,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
发挥民俗文化作用。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正能量,把传统道德约束与村民自律、村组织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和谐稳定;使优秀民俗成为乡村公共活动的平台资源,在文化上有传承,在发展中有凝聚和认同;在自觉传承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发展产业,使乡村成为宜业宜居的新家园。
传承各种传统技艺,包括一些手工艺、民间文学艺术、杂技艺术等。开展村民民俗技艺培训,让村民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培养乡村特色品牌,增强乡村活力。
3.注重引领,用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
用好农村文化礼堂。充分发挥现有农村文化礼堂作用,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实践。围绕移风易俗、诚信建设,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4.注重人才,充实弘扬乡村文化的力量
加强乡村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扶持开展传习活动等,培养非遗传承、乡村工匠。
实施范围与受益群体:针对本村民
项目实施周期:2020年5月-2020年12月
项目预期成效
本研究会打造以“重塑乡愁记忆,重拾乡学文化”为主题,打造荣成甲夼马家村公益创投项目,其针对群体是依托马家村本村居民开展具有本村特色的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人传记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并将本村的乡愁记忆,村规民约以及本村村民的舍小我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创作出文字作品并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出去。其设计内容共设计2大板块,通过整理、创作乡愁记忆、百姓名嘴——家风润万家,让本村村民参与,让更多村民重拾本村的优良传统,并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对外传播,从而让更多的村庄、村落学习“先进村”的成功经验;依托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针对本村居民展传统技艺培训,提升传承传统技艺与提升乡土文化的内涵;最后通过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传统活动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数,让个更多的年轻村民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