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南沽”社区社会组织增能计划项目
1、申报单位:荣成市电视艺术协会
2、项目实施地:南沽社区
3、项目类型:文化传播服务项目
4、项目背景:
南沽社区现有备案在册的社会组织5个,类型涉及志愿者队伍、合唱队、舞蹈队、文体队伍等类型,但是社区内社会组织队伍业务能力、资源链接能力、团队凝聚力和纳新能力等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共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凝聚,打响“爱在南沽”的文化品牌。
为进一步规范南沽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增强社区社会组织队伍凝聚力,提高团队处理问题的能力,体验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团队配合度,特别策划“爱在南沽”社区社会组织增能计划。
5、项目目标:
1、搭建“爱在南沽”社区社会组织联盟,构建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2、选拔培育联盟领袖,并激发联盟领袖以及各文体组织领袖的潜能,提升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文体联盟骨干队员的管理能力,实现领袖专业化。
3、充分利用电视艺术协会的组织特点和特色,举办“爱在南沽”社区组织特色展示会,以展示促交流,以展示提升整个社区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吸引更多数量、更多种类的社会组织共同合作;
4、通过适当“放权”和“赋权”,积极推动组织参与社区公益认领,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自管能力,深入挖掘文体队伍等社会组织内、外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同探索“多元互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6、实施范围与受益群体:
实施范围主要是针对南沽社区内的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以及,社区内想要参与文体队伍等团体的居民等。
受益群体是社区内社会组织和南沽社区居民。首先,社区社会组织可以通过项目增能计划更加的专业化、规范化,有条件的可以从只是在社区备案,到注册登记。其次,社区居民可以参与到更多更专业的社会组织之中,参与唱歌、跳舞、朗诵、话剧、戏曲等文艺组织,既拥有更休闲的放松方式,也可以通过兴趣培养提升生活情趣和幸福感。
7、项目实施周期(2021年6月-2021年11月):
6月,社区社会组织见面会,提议成立南沽社区社会组织联盟,搭建社区资源平台;“开放空间会议”的方式,组织社区内社会组织探讨各自发展的重难点以及需求,集思广益如何突破。
7月,针对收集的需求和难点,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增能培训会;
8月、9月,舞蹈、唱歌、朗诵等专业方面的培训,提升各社会组织专业技能。
10月,各社区社会组织特色展示会,以展示促交流,达成合作,资源共享。
5月-11月,项目工作人员接受项目督导,及时根据督导意见更正项目,保证项目目标达成
11月,项目结项及成果宣传。
8、项目执行计划(务必使用合同里的附件1):
目标 | 计划 | 具体内容 | 量化指标 | 时间安排 |
构建资源平台 | 搭建南沽社区社会组织联盟 | 以“怎样更好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为题,讨论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如何发挥链接更多资源,共同发展 | 成立“爱在南沽”5个社区社会组织联盟,做活动4次。服务人数80人次 | 6月底 |
需求征集、难点突破 | “开放空间会议”讨论 | 社区社会组织队员分组讨论,每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求同存异,共同找出社会组织最真实的需求和发展的难点 | 形成4到6个社会组织的需求清单和难点清单,会议1次,做相关培训活动(舞蹈、声乐、剪纸)3次。服务人数为120人次 | 7月底 |
增能培训(管理方面) | 集体培训会 | 邀请专业社会组织领袖1名。邀请剪纸、声乐、舞蹈、戏曲专业讲师培训 | 组织专业培训会,剪纸、声乐、戏曲、舞蹈等相关文化活动4次。服务人数为80到120人次 | 9月底之前 |
增能培训(专业方面) | 每周专业培训课 | 充分发挥本组织内的专业文艺人员的能力,为社会组织的队员进行每队每周一次的授课。 | “传承非遗文化”剪纸课2次, | 9月底之前 |
项目督导 | 邀请专业督导跟踪指导项目 | 项目前期的督导,对项目进步和方向提出建议,并且分析下一步的项目进展 | 出具1份项目督导意见. | 全项目周期,每月1次 |
举办“爱在南沽”社区社会组织展示会 | 筹备、举办社会组织展示会 | 4到6个社区社会组织精心准备一个节目在展示会上进行展演,既可以考验组织领袖的管理组织能力,也可以检验队员的专业能力。 | 非遗传承剪纸服务团 | 10月底之前 |
项目结项 | 举办项目结项总结大会 | 项目复盘和总结项目中遇到的问题,项目成果宣传展示等 | 结项大会成功召开1次;人数为120人 项目宣传片1个。 | 11月底之前 |
9、项目预期成效:
通过项目帮助参与项目的社会组织人员找到和发现参与组织、队伍的初心,同时增强社区社会组织队伍凝聚力,提高团队处理问题的能力,体验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团队配合度。直接的受益人是社区社会组织的队员,而全社区的居民。
通过项目可以帮助帮助社会组织认识到发挥自身优势,各社会组织直接互相交流、借鉴经验,资源共享,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提升居民参与,建设互助型社区,提升社区凝聚力,从而促进社区发展,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10、项目团队:
姓名 | 分工 | 学历 | 专业技能 | 实践水平 |
彭守梅 | 负责人 | 大专 | 助理社工师 | 11年社工管理经验 |
刘文琴 | 分管 | 高中 | 舞蹈专家 | 常年从事舞蹈教学 |
李江涛 | 志愿者管理 | 大本 | 公益志愿 服务 | 志愿团团长,经常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
张英华 | 志愿者管理 | 大本 | 公益志愿 服务 | 志愿团团长,经常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