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英雄田春烈
2021年7月23日,由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乳山市仁爱社工服务中心承办的2021年度威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公益创投项目(第六期)在乳山口镇润泽社区继续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润泽社区党支部书记姜秀梅同志、社区老党员及工作人员。
活动开始前,润泽社区党支部书记姜秀梅同志向老党员们介绍了仁爱社工在社区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取得的喜人成效。姜秀梅同志说:“仁爱社工在咱们社区开展的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今天已经是第六期了。自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大家普遍反应:不但自身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洗礼,当回家把学到的红色故事转述给家人听的时候,家庭成员也对乳山大地的红色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谢大家学习红色历史的积极性,也希望我们能把这些宝贵的红色记忆永存心底。作为土生土长的乳山人,我们必须铭记乳山大地的光辉历史,传承乳山大地的红色基因!”
威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乳山首届文化名家张敬滋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以《民兵英雄田春烈》为主题的本土红色故事。
张敬滋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瞬间把大家的思绪带回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民兵英雄田春烈的感人事迹使党员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部分党员边听边记,准备把本土英雄的感人事迹转述给家人们听。
下面,请我们共同学习民兵英雄田春烈的感人事迹吧!
田春烈:1918年1月出生,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组织民兵支援抗日,担任过交通员、田家村民兵团副团长,曾与许世友、于克恭等革命先躯并肩战斗过,先后参加大小战役23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胶东武委会授予“胶东民兵英雄”荣誉称号。1960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模范民兵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毛主席赠他一支半自动步枪。解放后回乡务农,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大潮中去,带领村民走上富裕道路。2011年4月22日去世,享年93岁。
参加革命:
田春烈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吃糠咽菜的穷苦日子,练就了他一副不折不弯的硬朗身体;国破家亡的坎坷经历,使他从小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七·七”事变后,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在天福山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武装起义,拉开了胶东抗战的序幕。
1938年3月,时任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三军”总指挥林一山,带领150多人在崖子一带展开抗日活动,遭到了地主反动派的强烈阻挠,革命道路艰难险阻。田春烈看在眼里,恨在心中。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要投身革命,为共产党做事的想法。田春烈的哥哥田成福当时是一名地下党员。在哥哥的影响下,刚满20岁的田春烈,成为哥哥的得力助手,很快成长为一名专业交通员。当时,我党地下组织非常活跃,信息传递十分频繁。田春烈每月至少要送3次信,有时一天要走20多公里路。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他根据季节的不同,摸索出了不同的藏信方法。冬天,他把信缝在棉衣里层;春秋,他把信藏在袜子或帽子中;夏天,他就把信藏在一截梧桐树干中,用泥土把两头堵住,挑着一个笸箩,装扮成上山打草的模样。
1939年大年三十,田成福安排田春烈给凤凰崖完小的校长杨得志送信。当天上午,他把信缝在破棉衣中,步行4公里,来到杨得志家门口,正准备敲门,被一名回家过年的国民党副官发现。这名副官问田春烈是干什么的,田春烈不慌不忙地回答:“杨校长找我来拿钱。”这名副官不相信,抬手恶狠狠地扇了他3个耳光,他捂着红肿的脸,坚持说是来要钱过年。此时,杨得志听到屋外的动静后,从家中走了出来,对副官说:“我买了他的柴草没付钱,这不要过年了,是我让他来取钱的。”这样,他才逃过一劫。但心中对反动派的仇恨更加深重,发誓要杀敌翻身做主人。
抗日立功:
1940年元旦前夕,国民党探听到田春烈的哥哥田成福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便实施抓捕。田成福听到动静,翻墙逃走。国民党兵十分恼怒,将他的嫂子和两个妹妹打得遍体鳞伤,连炕都爬不上。几天后,我党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线人”偷偷找到田春烈说:“你赶快跑吧,我在国民党抓捕名单上看到有你的名字。”当田春烈跑到村北的一个山上时,发现国民党部队已经把整个村子都包围了。尽管两个妹妹和爷爷急需照顾,但为了革命,田春烈还是一咬牙,逃离了村子。临近中午,田春烈偷偷来到了沙家村的二姑家,让二姑转告爷爷,“孙子不孝,拖累爷爷了,两个妹妹只能由爷爷来照顾了。”出了二姑的家门,径直找到下沙家村的地下党员沙广告。沙广告分析了当前形势,意识到处境十分危险,决定一起投奔大部队去。于是到上沙家村叫上沙鸿运,三个人昼伏夜行,几经周折,来到昆嵛山脚下牟平县的一个山村,找到了革命队伍,被安排在牟平区委帮助工作。
由于田春烈有地下工作经验,有一天,区长安排他到观水乡摸敌情。田春烈欣然接受任务,与文登的一名同志一同前往。当天,他们就来到观水乡某村,与一名党员接上头,接着就开展工作,连夜摸清观水据点有日伪军600名,枪支500多条,机枪6挺以及主力驻扎位置等信息,并迅速返回汇报。第二天下午5时,我军根据田春烈摸到的情报,一举打掉了观水乡的日伪军,抓获俘虏200多人。
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扭转其全面侵华的败局,责成“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岗村宁次来到胶东,纠合日、伪军2万余人,在空中飞机、海上军舰的配合下,对我胶东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妄图一举歼灭我胶东抗日武装。农历11月23日,日寇将包围圈缩紧到马石山地区。由于我军主力部队提前转移,敌军妄想消灭我主力部队的企图未能实现,便以百倍的疯狂,采取烧民房“逼鸟出笼”、“烧稻草人”、“摔西瓜”等残酷手段,残杀无辜村民、妇女和儿童500余人,制造了“马石山惨案”。面对敌人的残酷暴行,我被包围的军民没有被吓倒,他们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殊死搏斗。当日下午,被围困在敌包围圈中的部分伤病员及7000余名群众,在胶东公安局警卫连指导员王殿元组织下,准备转移突围。时任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民兵团副团长的田春烈主动请缨,带领民兵参加,配合村民突围。夜里,田春烈抱着必死之心,带领一批训练有素的民兵向敌人包围圈靠拢。他手持整个民兵队伍仅有的“武器”——两颗手榴弹走在前面。当走到马石山腹地的时候,遇到四五百被日本鬼子拉网赶到这里的群众,孩子妇女哭声一片。田春烈首先安抚他们的情绪,然后把民兵进行了分组,把群众夹在中间,开始突围。东方露出鱼肚白时,他们突然发现前方一堆篝火边有几名鬼子怀抱“三八大盖”正在打瞌睡。田春烈回过头,悄悄地告诉大家:“一会经过篝火边时,要放轻脚步,千万别惊动鬼子。如果被鬼子发现,我们就用石头砸他们,动作要快,不留声响,别惊动其他地方的鬼子。”就在接近鬼子不到20米时,原本打瞌睡的鬼子猛然站了起来,拿枪对着手无寸铁的村民。面对此情,田春烈立即举起手榴弹,做好了引爆准备,乡亲们也纷纷举起石头,准备拼死一搏。双方剑拔弩张,对峙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鬼子可能考虑势单力薄,被吓跑了。虚惊一场,400多名乡亲成功突围。第二天,田春烈又偷偷潜回马石山。山上没有转移出去的群众被日军全部屠杀,男女老幼无一幸免,场面惨不忍睹。面对惨状,田春烈眼含热泪,不顾一夜的疲劳,马上组织群众掩埋遗体,做好善后工作。
由于田春烈同志在抗战斗争中久经考验、战功卓著,1944年被胶东武委会授予“胶东民兵英雄”荣誉称号,1945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乡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田春烈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没有向党要待遇、图享受。他仍然像一个战士,勤勤恳恳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1960年4月18日至27日,田春烈进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模范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获赠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00发子弹及两个奖章、1支金星笔、1套纪念册和1套衣服。当时毛主席问他们:“知道发给你们枪是干什么用的吗?”田春烈和其他代表齐声说:“回家保卫人民!”
回乡后的田春烈,立马放下所有的功劳和荣誉,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投身到农村建设中去……
英雄逝世:
公元2011年4月22日,天空阴云密布,细雨濛濛。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笼罩在一片悲哀当中,全体村民伫立在大街两旁,为他们爱戴的好书记、模范共产党员、全国民兵英雄田春烈,送上最后一程。人们哭泣,哭泣他溘然长逝;人们追忆,追忆他战争年代立下的汗马功劳:参加大小战役23次,机智勇敢,身手敏捷,出生入死,从敌人手里夺来枪支23支、子弹650发;人们感慨,感慨他不吃老本,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为家乡人民再立新功。
现在,英雄田春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不会忘记:
他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支前参战,默默奉献;他与妻子曲秀英抚养的革命后代叫小狗,长大被抱走后,老伴俩心里非常难受,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起名叫小狗;不会忘记他带领广大村民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受苦挨饿,无怨无悔;不会忘记崖子拖拉机站刚成立时,他作为第一任站长,与全厂职工一起攻难关、赶进度,把一个一穷二白的企业变成先进企业;不会忘记,他巡回在工厂、机关、部队、学校作报告,教育晚辈要听党话、跟党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